2.柏征作品集

搜集廿年来柏征在报章,杂志和各类出版物所发表过的作品。 由于时间渊远,有些作品已经无法追考,不过我还是会尽量找出,将它们集合为《柏征作品集》。 这是我的心愿。

Friday, December 09, 2005

大学时期作品

机会,只有一次星洲日报:生活小语 (1989年1月31日)
(对工大佛学会乡下服务计划之一些感想)


捕捉那段逝去的日子南洋商宝:青葱年代 (1988年6月)
(怀念工大佛学会新春联欢晚会表演节目《刘三姐》之点滴)


七天六夜话冷宜记忆中最醇的一页(1988)
(工大佛学会乡下服务计划学员回忆特辑)


许友彬印象记椰子屋系列(1986/87)
这是早期投给学报的文章。学报停刊后,这篇稿却刊登在《椰子屋系列》。不过至今我尚未收到任何稿费。。。:-)我是在逛大众书局时无意中看到的,就买了下来,那时应该是1986~87年间。现在己不知将这本杂志摆在哪儿,不过还依稀记得当时写了些什么。。。


兴趣和理想光华日报 (1986/87年)
剪报不见了。。。


绝对光华日报:自由谈 (1986年7月)
(观看世界杯巴西败给法国后有感而发)

俗语说:「人非圣贤,谁能无错。」。。。


喜见《黎讯》 星洲日报:言路版 (1986年5月)
(此文献给居林巴力沙中学华文学会)

经过漫长的盼望与等待,。。。。。。


也谈「工大」星洲日报:言路版 (1985年10月)

月前,「国强」君曾在「言路」一版指工大的水准不及学院等云云,而日前又见「工大生」君所发表的澄清,对于这点,我觉得尚不够详细,因此,身为一位工大学生,我是有必要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,以免引起外界人士的误解。

无可否认的,工大的入学资格的确是十分之宽,只要拥有一张SPM乙等文凭,就有被录取的机会。「工大生」君曾谓,被工大录取的华裔学生,成绩皆乃佼佼者,即使对STPM亦是十拿九稳,因此此番被录取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不过,近年来这情况却有所改变,我发觉到我这年(八五/八六年)入学的工大华裔学生,举凡成绩皆非十分优异,就以我选修的机械工程学系来说,在三十多个华裔学生当中,SPM成绩低过十点者尚不达四十巴仙。依我浅见,我想这是政治因素所致。

话说回来,虽然工大的入学资格很宽,但工大学生的水准却不因而水「降」船「低」

(待续。。。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