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柏征作品集

搜集廿年来柏征在报章,杂志和各类出版物所发表过的作品。 由于时间渊远,有些作品已经无法追考,不过我还是会尽量找出,将它们集合为《柏征作品集》。 这是我的心愿。

Tuesday, February 14, 2006

柏征论坛

Sunday, December 11, 2005

再战江湖, 东山再起!

女性专用车厢的另一种联想
星洲日报:言路版 (2005年5月6日)
(封笔15年后再度出击的首响。。。)

几晚君在“女性专用车厢的联想”一文中赞扬外国采取一些特别的设施和条例,保护女性免受骚扰,而吉兰丹州采取“类似”措施时却引起朝野的反弹,值得我们深思云云,对此我却有另一种看法。

首先,我们要了解这两种制度的不同点。日本开设的女性专用车厢,对使用者来说只是一种额外的服务,是选择性的,而非强制性的。

反之,吉兰丹州所拟定的条列如:在巴士上和戏院里男女要分席而坐,在超级市场要分开付帐等等,都是强制性的,人民没有选择的余地。其出发点好是好,可是却侵蚀了个人的利益和方便。想象一下,一对情侣或一家人高高兴兴去看戏,到最后却要男的一边,女的一边,请问有何乐趣可言?倒不如在家看数码影碟算了。

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却不同,当然它是男性勿进,可是却没有标明女性非进不可。女性要不要进,是视个人的需要和方便而定,是相当尊重人权的一项措施。如果吉兰丹州的做法也是如此,我想无论是回教党或者是国阵提议的,都会受到广大人民和朝野政党的欢迎的。

无论是什么事,我们都应该注重它的实质而非它的形式。如果一项措施是为了标榜它的形象,为了做而做,并没有带来什么好处,当然是受到大家的唾弃。

Saturday, December 10, 2005

创意空窗期

面目可憎
1990年~2004年,竟然无法交出一篇作品,实在面目可憎。。。
(职场的压力真的会让人迷失自我吗?)

Friday, December 09, 2005

大学时期作品

机会,只有一次星洲日报:生活小语 (1989年1月31日)
(对工大佛学会乡下服务计划之一些感想)


捕捉那段逝去的日子南洋商宝:青葱年代 (1988年6月)
(怀念工大佛学会新春联欢晚会表演节目《刘三姐》之点滴)


七天六夜话冷宜记忆中最醇的一页(1988)
(工大佛学会乡下服务计划学员回忆特辑)


许友彬印象记椰子屋系列(1986/87)
这是早期投给学报的文章。学报停刊后,这篇稿却刊登在《椰子屋系列》。不过至今我尚未收到任何稿费。。。:-)我是在逛大众书局时无意中看到的,就买了下来,那时应该是1986~87年间。现在己不知将这本杂志摆在哪儿,不过还依稀记得当时写了些什么。。。


兴趣和理想光华日报 (1986/87年)
剪报不见了。。。


绝对光华日报:自由谈 (1986年7月)
(观看世界杯巴西败给法国后有感而发)

俗语说:「人非圣贤,谁能无错。」。。。


喜见《黎讯》 星洲日报:言路版 (1986年5月)
(此文献给居林巴力沙中学华文学会)

经过漫长的盼望与等待,。。。。。。


也谈「工大」星洲日报:言路版 (1985年10月)

月前,「国强」君曾在「言路」一版指工大的水准不及学院等云云,而日前又见「工大生」君所发表的澄清,对于这点,我觉得尚不够详细,因此,身为一位工大学生,我是有必要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,以免引起外界人士的误解。

无可否认的,工大的入学资格的确是十分之宽,只要拥有一张SPM乙等文凭,就有被录取的机会。「工大生」君曾谓,被工大录取的华裔学生,成绩皆乃佼佼者,即使对STPM亦是十拿九稳,因此此番被录取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不过,近年来这情况却有所改变,我发觉到我这年(八五/八六年)入学的工大华裔学生,举凡成绩皆非十分优异,就以我选修的机械工程学系来说,在三十多个华裔学生当中,SPM成绩低过十点者尚不达四十巴仙。依我浅见,我想这是政治因素所致。

话说回来,虽然工大的入学资格很宽,但工大学生的水准却不因而水「降」船「低」

(待续。。。)

Wednesday, December 07, 2005

高中校友版

黎讯 ~ 巴力沙中学华文学会会刊:校友版(1986)
(有一得必有一失,在得失之间的感怀)

1。回忆、感怀

2。回顾五载

3。逝去的梦

4。一点感触

Monday, December 05, 2005

高中时期作品

突破 巴力沙中学华文学会会刊(1984)
(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。。看了连自己也会汗颜的文章。〕

1。洒脱的影子

2。恶梦

3。离

4。惜别会后记

5。求学的目的是否为了一纸文凭

6。杂感


巴力沙中学华文学会会刊(1983)

1。寄情荷塘(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。。〕

2。论勤与俭

Saturday, December 03, 2005

初中时期作品

学子的。。。 巴东色海中学华文学会会刊(1982)

1。我怎样准备今年的「年考」(笔名:轩辕轼)

2。雨后即景(笔名:轩辕轼)

3。参加口试记

4。乌龙新闻报告(笔名:轩辕轼)

5。一把黄土


学子的。。。 ~ 巴东色海中学华文学会会刊(1981)

1。观赏足球赛录(笔名:康逸)

2。迷信说

3。爱惜公物

4。学问与金钱

Thursday, December 01, 2005

柏征作品集

《柏征作品集》
将搜集廿年来柏征在报章,杂志和各类出版物所发表过的作品。
由于时间渊远,有些作品已经无法追考,不过我还是会尽量找出,将它们集合为《柏征作品集》。
这是我的心愿。

小学时期作品
记得小学四年级是老师曾经代我寄一篇文章去报馆,最后也有刊登。不过现在己无从追查。